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财经聚焦

让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临夏州以“粮改饲”助推农牧产业协同发展纪实

 2019/03/19/ 11:5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王睿君

让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

——临夏州以“粮改饲”助推农牧产业协同发展纪实

临夏县玉米秸秆打包。(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史有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行进在临夏州广河县的田间地头,沿途撒满了无数个或白或绿的大包,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们为牛羊的“罐头”“面包”——密封塑料膜内,粉碎、混合后的玉米秸秆与籽粒在乳酸菌作用下,经过奇妙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青贮饲料。

  “这些大包可是乡亲们致富的‘宝贝’。”说起眼前的饲料包,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脸上挂满笑容。

  2015年,临夏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的部署,率先推动“粮改饲”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种供养、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新路,推动旱作农业的“第二次革命”。

  截至目前,“粮改饲”已经成为临夏州最普惠的增收项目,参与农户达13.5万户,其中贫困户4.9万户。

  一

  2005年以来,临夏州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新技术,有效破解了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当年的旱塬逐渐变成了粮仓。数据显示,临夏州玉米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40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37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9.2%。

  增产显著改善了农民生活,但近年玉米供过于求,种植效益持续走低,玉米种植增产不增收,种多了效益不高,不种又觉得可惜。

  对此,广河县三甲集镇头家村村民马忠明深有体会,他说:“过去种玉米卖玉米,除去种子、化肥和人工成本,赚不到什么钱。”

  自2015年起,临夏州创新推广以玉米全贮、青贮、黄贮等为主的新技术,使之成为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助力脱贫攻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种供养、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新路,在全州引发了旱作农业的第二次革命。

  “县里先后多次组织农业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调查、研讨研究,认为将玉米进行青贮,以‘粮改饲’推动发展本地草食畜牧业发展,完全符合广河县实际。”马进福说。

  2017年,马忠明在县农牧局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在自家的3亩旱地上尝试“粮改饲”,虽然还是种玉米,但是卖给养殖企业,种玉米的收益比过去翻了一番。

  在临夏州,和马忠明一样在“粮改饲”中尝到甜头的群众还有很多,他们不但在发展种植业方面收入增加,还积极搞起了养殖业。“用自家的草料喂自家的牛羊,一头牛算下来一年至少省下1000多元的成本,所以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马忠明高兴地说。

  “全州大面积推广‘粮改饲’,坚持‘以种供养、农牧互促’,并积极开拓市场,不仅生产的青贮玉米销得出、用得掉、效益好,而且还补齐了全州发展牛羊产业缺优质饲料的短板。”临夏州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宗玉良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