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财经要闻  >  国内要闻

看着镜头眨眨眼 "嘀"付款成功 兰州人,你用"刷脸支付"了吗?

 2019/10/17/ 16:25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王星明

看着镜头眨眨眼 “嘀”付款成功

兰州人,你用“刷脸支付”了吗?

  每日甘肃网10月1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看着镜头,眨眨眼,“嘀”,付款成功。随着扫码支付的普及,另一种支付方式——“刷脸支付”也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今年以来,“刷脸支付”在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馆等逐渐推行,人们在购物付款时,不用打开手机扫二维码,只需看一眼支付设备,就能轻松完成付款。在兰州,“刷脸支付”的使用情况如何?“刷脸支付”安全性究竟如何?未来是否会大规模普及?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场,了解这一新的支付方式在兰州的发展情况。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星明文/图

  市场:兰州一些商户实现“刷脸支付”

  在雁滩一家大型超市,消费者用自助结账机准备结账时,屏幕上除了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付款等选项外,还有一个“刷脸”选项。选择“刷脸支付”时,消费者只用对着屏幕上方的摄像头看一眼,然后输入绑定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完成支付。超市工作人员称,选择“刷脸支付”的顾客有不少,遇到不会的人他们会进行指导。

  事实上,在兰州,除了部分大、中型超市外,一些餐馆、水果店、蛋糕店等都在使用“刷脸支付”设备。记者在天水北路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内看到,收银台边有个iPad大小的显示屏,上方有一个摄像头,显示屏上显示可进行支付宝“刷脸支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早在今年四五月份就安装了“刷脸支付”终端,“我们店里的消费者多是旁边两三个小区的住户,选择‘刷脸支付’的还是年轻人居多。”

  据了解,2019年,支付宝与微信先后推出了“青蛙”“蜻蜓”等“刷脸支付”终端,“刷脸支付”普及率不断提升。支付宝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3日,全国人均线下消费频次增长近50%,通过“刷脸”、无人零售等智能售卖的商品交易金额猛增九成。

  体验:眨眨眼快速完成“刷脸支付”

  “刷脸支付”究竟有多快?记者在天水路北口的一家生鲜便利店内体验使用“刷脸支付”。收银员扫完商品条码后,在显示屏上点击“刷脸支付”,显示输入支付宝绑定手机号,输入后,出现一个圆圈,记者的脸刚出现在圆圈内的一瞬间,就显示识别成功并且支付成功,整个支付过程不到10秒钟。

  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看好“刷脸支付”。“我就用过两次。”一位女士表示,自己还是担心“刷脸支付”的安全,使用的两次也只是因为排队的人太多,为了赶时间才用的“刷脸支付”,“扫描面部加上付款的时间太快了,感觉没有安全感”。

  亲测:照片无法识别成功

  “刷脸支付”究竟是否安全?如果有人拿着别人的照片会不会造成盗刷呢?对此,记者进行了测试。

  记者选用了自己的一张证件照和一张正面生活照显示在手机上进行面部识别,多次调整与摄像头的距离,并多次调整角度,都显示识别失败或者识别不成功。使用纸张打印的照片进行“刷脸支付”时,同样显示识别失败。

  “‘刷脸支付’的体验度、安全感都要明显优于其他支付方式。”正在推广“刷脸支付”的甘肃物连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双龙告诉记者,“刷脸”是需要扫描脸部和眼部,照片上和人的眼部光感不一样,“刷的是‘活脸’,用照片盗刷是不行的”。

  趋势:未来“刷脸支付”将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

  支付宝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用户信息保护方面,支付宝将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并为每一人脸信息单独创建密钥进行安全管理,提高安全强度。“目前,支付宝在蜻蜓等‘刷脸支付’设备上配备了最新3D结构光摄像头,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据了解,支付宝还会通过各种安全风控策略多重验证来确保账户的安全。如果出现“刷脸支付”被盗用的情况,会怎么处理?“目前,用户账户被盗用和冒用是极小概率事件,即便这种极小概率事件出现,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

  那么兰州目前“刷脸支付”的普及情况如何呢?“现在还是起步阶段。”张双龙表示,当前的线下支付中,二维码支付依然是主流,但“未来,‘刷脸支付’会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