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财经聚焦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舟曲】“藏乡江南”脱贫记

 2020/06/29/ 16:5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昝 琦 李近远 顾丽娟

“藏乡江南”脱贫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昝 琦 李近远 顾丽娟

江盘镇马土山村鸟瞰。 本文摄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舟曲群众幸福的笑脸。

  藏族老人王六十五曾经的生活里,舟曲县城是个看上去很近,走起来很远的地方。

  很长时间里,他所在的江盘镇马土山村所需各种物资全靠畜驮人背。人到县城,要走3个小时。幽幽时光里,山间小道上,“丁零 丁零,丁零 丁零……”骡马脖铃的声音悠长而缓慢。

  现在,从村口到县城,坐车20分钟就到了。

  告别贫困,走向小康,体现在百姓生活中,就是这么具体实在。

  舟曲地处白龙江畔,因山水而灵动,素有“藏乡江南”之称。

  曾经,有山水美景,却无民之富庶。山大沟深、人多地少、生态脆弱、灾害频发……绝对贫困,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舟曲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14万龙江儿女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吹响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2020年2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舟曲县退出贫困县。

  如今,花开舟曲,一个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旅游标杆村星罗棋布,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曾被贫穷压垮的腰杆挺了起来。舟曲人舒颜展笑,循着初心使命,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寻梦、追梦。

  日日新

  沿着蜿蜒的村道行车20分钟,就从山底的公路上来到江盘镇马土山村。这是一个红瓦红墙、错落有致的小村庄。村口,山泉水哗哗流淌,村民三三两两取水浣衣……

  若非有今昔对比图片,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省级深度贫困村。

  “吃的用的都要牲口驮,日子苦呀!”

  不沿路、不沿河,地处高山,交通不便。一条蜿蜒崎岖的路上,今年71岁的王六十五一走就是大半辈子,也苦了大半辈子。

  “一下雨满身泥泞,年轻人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和孩子,土地大部分撂荒。”想起以前,王六十五格外感慨。

  不甘贫困,就是希望。脱贫攻坚热潮涌动,1989年生的王永平压根不相信村子会继续贫困下去。2016年底,他当选为村支书,村主任是“90后”。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没办法就想办法呗,国家有那么多扶持政策呢。”2017年底,王永平流转了村里50多亩撂荒土地,种植核桃、药材,又引进150箱土蜂,吸纳10名贫困户入股,解决了因照顾老人小孩而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随之而来的住房、交通、饮水,也成为村里面临的难题。2016年,舟曲县通村道路全部硬化。外出的路通畅了,但村里的巷道依然泥泞、住房也破旧。

  甘南州推进的生态文明小康村“七改”建设工程,马土山村名列其中。路要拓宽,房屋要改造,院子要硬化,这都需要村民配合。

  “大多群众不愿意,村干部、党员就带头干。每完成一家,就请村民来参观。看到改造不用自己掏钱,每户还有2.5万元补助,大家也就跟着干起来了。”2019年,马土山村整村脱贫,王永平实现了带领大家致富的诺言。

  来到王六十五的家里,窗明几净,整洁如新。右侧房梁下,腊肉挂得满满当当,左手边房间里,麻袋里是粮食、坛子里是土酒,房梁上也是腊肉。酒香、肉香浑然一体,别具风味。“有些腊肉,挂了二十多年了。”

  “高兴得很呀,房子又好又新,路通到了家门口,养老金拿着,村里有村医,看病不用花钱,真好。”这是王六十五最真实的想法。

  离开马土山村时,一辆送货车来到村口,满载蔬菜、肉蛋和各类生活用品。“一周来一次,送货上门,老百姓要啥我们送啥。”

  今日舟曲,像马土山村这样告别贫困,走向小康的村子处处可见。

  曲瓦乡城马村里,沿路而绘、各具特色的文化墙成了“新地标”。退休教师杨正清说,文化墙不仅仅是给外人看,乡土文化最能彰显村子的精气神,孩子们耳濡目染,自然就有了根和魂。文化兴、产业旺。就在离城马村不远处的半山腰,一家集观光、体验、休闲和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正在打造中。

  沿石头铺成的观花大道步行,玫瑰、绣球和桂花一路芳香。作为旅游标杆村的巴藏乡各皂坝村,让人眼前一亮。村游客接待中心里,来自都江堰、礼县等地的游客正在用餐。游客涂金富此行专程来看朋友,顺带游览。各皂坝村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传统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的有机结合,深深打动了他。

  作为舟曲第一批生态文明小康村、全国叫得响的旅游标杆村,大川镇土桥子村群众依靠葡萄销售、葡萄酒酿造和农家乐经营,整村旅游年收入达500万元。行走在葡萄绿荫下,穿行于光影斑驳中,来人无不为之陶醉。

  一个个小村庄,打造成为舟曲的旅游标杆村,也成就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人心齐

  夏日傍晚,巴藏乡各皂坝村村民张夫才家小院里,石榴花开得正艳。我们围坐在一起,回忆高原“六尺巷”的故事,倍感温馨。

  2016年,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推行到了巴藏乡各皂坝村。村支书薛七十二将村民召集到一起商议:“路宽了,发展就快了,但扩路可能需要拆房让路。”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拆房还路,不论何时何地,都是难事一桩。反对的人多,观望的人也多。

  当年6月25日晚,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主题就一个:怎样拆房让路。

  薛七十二带头发言:“党员干部先带头拆除,再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做思想工作,把拓路工作推进下去。”

  村民小组长张夫才站了出来:“我和儿子都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我家带头拆。”最终,张夫才家让出1米多宽的道路,“六尺巷”由此而来。

  党员带头拆房,村民们见状,也慢慢同意了拆房还路,各皂坝拓路工程顺利进行。“六尺巷”的故事也不胫而走,方圆百里传为美谈。如今,沿“六尺巷”徐徐而下,路宽村靓景色美,院落整洁。

  路在脚下,泥土芬芳。党支部和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做表率、干在前。党组织凝心聚力,党员亮明身份,“党建引领”在基层鲜活务实。

  “党支部首先给党员做工作,党员再给群众做工作,大家共同配合完成。”在村里工作20年,曲瓦乡城马村村支书张俊师亲身经历了村级党组织由弱到强的过程。

  受文化水平和群众观念滞后限制,城马村村“两委”班子一度能力不足、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通过换届纳贤,村“两委”凝聚力增强,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脱贫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群众也从往昔的“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掌握一技之长,是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6月4日下午,舟曲农牧业实用技能培训中心举办了一次中华蜂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从课堂出来,拱坝镇托乐村村民曾日杰感慨不已。从爷爷起,家里三代人都用传统的棒棒槽养蜂,本以为没啥学的,但听老师一讲,这才明白自己不懂的还有很多。“是镇里干部和村支书让我来参加培训的,真的要感谢他们”。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