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信息资讯

天水姑娘用中国结编出幸福好生活

 2021/02/22/ 15:16 来源:兰州晚报 通讯员 曹爱萍 记者 哈丽娜

天水姑娘用中国结编出幸福好生活

  2月19日,在天水秦州区藉口镇,天水姑娘史瑞荣经营的天水新宏源工艺品有限公司里,各种造型的中国结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和红红火火的氛围,十分喜气。如今,藉口镇附近乡村许多妇女在史瑞荣的帮助带动下,学会了手工编织。天水秦州区妇联授予史瑞荣的公司“陇原巧手示范基地”称号。同时,她的公司也成为了秦州区脱贫攻坚就业扶贫车间。

  从漂泊他乡打工挣钱,到回到故乡创业实现梦想,这样的人生抉择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清秀干练的史瑞荣是藉口镇赵尧村人,初中毕业就跟随村里人一起去了广东打工。在广州的一家三资企业当电车工时,踏实肯干的她一干就是4年,学到了一身好技术。后来,史瑞荣又去了深圳、惠州和浙江等地打工,一干又是2年。在外漂泊6年,史瑞荣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当她还在外漂泊时,家乡的一些同学已经开始自己创业了。史瑞荣看到这些同学敢于自己创业,而且还干得不错,经过反复思考,史瑞荣觉得漂泊在外不如回到家乡,家乡才有资源,家乡有自己熟悉的环境,回到家乡之后才能够发掘很多特色的产品,能把它们带出去。反复权衡之后,史瑞荣果断辞职返回家乡,开始了创业之路。

  一开始,史瑞荣和丈夫经营一家理发店,5年后,她关掉理发店,做了2年保险,之后又和朋友合伙,贷款20万元在镇上开了一家火吧。虽然火吧的生意还行,但史瑞荣心里总觉得这依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发现在自己内心,做手工一直是她最喜欢的。如果把这一爱好和创业相结合,会不会有更好的出路?而且,身边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农村姑娘,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梦想。就这样,史瑞荣找到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2016年,史瑞荣筹备资金,去江苏订购了一套加工中国结的设备,开始加工生产。起初,她的员工只有4个人,慢慢的,越来越多的村民知道了她的厂子,也愿意跟着她学手艺、挣工资。最多时车间平均每天都有15个人上班。编中国结手工费大约1元—3.6元/个,手脚麻利的员工,每天最多可以挣到70元,最慢的一天也能挣20元。钱不多,但这对于一个常年在家看孩子、做家务的农村妇女而言,依然是很好的选择。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2017年,史瑞荣注册成立了天水新宏源工艺品有限公司,村上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到她的公司上班。同年,史瑞荣在秦州区妇联的组织下,深入全区十余个乡镇,对6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了“陇原巧手”编织技艺培训,传授技术。

  在车间,史瑞荣既是管理者又是生产者和示范者。当第一批中国结生产出来后,史瑞荣亲自开车到县城推介产品。2018年,仅藉口镇的周边村子,就有100余人在史瑞荣的帮助带动下学会了手工编织。秦州区妇联授予史瑞荣的公司“陇原巧手示范基地”称号,同时该公司也成为秦州区脱贫攻坚就业扶贫车间。如今,在大伙的共同努力下,小小的中国结一步步走出了藉口镇。目前,公司生产的中国结已经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额近十余万元。史瑞荣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看到村民在扶贫车间里喜笑颜开地谈论她的公司为大家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家门口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让一个个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靠自己的双手直起腰杆生活,史瑞荣就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被放大了。一边自己创业,一边带动更多人走上自力更生的创业路子,虽然不会因此给史瑞荣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做这件事创造的人生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技术出众,史瑞荣受邀前往俄罗斯参加2018—2019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系列活动——中国甘肃民间艺术家赴俄罗斯专题交流展。现在,史瑞荣梦想能在新的一年里,将就业扶贫车间办得更具规模,从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两方面有更大的突破,为周边的姐妹创造更多的机会。

  通讯员 曹爱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哈丽娜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