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按照省政府的总体安排,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全省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量质齐升、创业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改革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新格局,“双创”已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我省制定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启动实施陇原“双创”千亿元产业行动计划,提出创建“双创”示范基地、搭建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载体、营造“双创”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发展目标。五年多来,先后出台《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实施方案》《甘肃省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省“双创”工作纵深开展及打造“双创”升级版提供了坚实支撑。近两年,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又接续出台《“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28条措施》《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推广落实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政策落实工作的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更具实践性、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不断突破发展瓶颈,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提振社会信心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一是省市场监管局着力构建全省市场监管大格局、大融合、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五大目标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实施“28条措施”为抓手,民营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充分发挥了市场投资促进“双创”、增加就业的独特作用。通过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推进落实“不来即享”“秒批”等改革措施,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其中,“秒批”系统已包含8大类63个经营事项,极大简化了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流程,进一步优化了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93.39万户,同比增长7.63%;全省新设立市场主体13.76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996户(其中新设企业226户)。二是省自然资源厅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和引导作用,为“双创”项目提供用地空间保障。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评合一”改革工作落实,进一步优化报批程序,开展前置审查,压缩审查时限。对符合要求的“双创”项目用地,通过简化内容、优化流程等措施,有效压缩“内循环”时间。同时,全面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查,变串联审查为并联审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真正做到快审快批,应保尽保。三是省工信厅结合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发挥合力,统筹协调,全力推动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截至2021年6月,全省累计开展服务活动2105场次,服务中小企业10万家以上。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通过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创业就业。五年来,累计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1户,推荐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1户,入库企业累计达到500户以上。全力推动“规下转规上”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困难,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达到1932户。四是省税务局始终坚持把双创工作与组织收入、减税降费、征管改革、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以普惠性政策的全面落实和专项政策的精准落实为主要目标,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税收政策,最大限度发挥税收支持作用,全面推动各领域双创工作迈上新台阶。五年来,累计为57.11万户(次)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落实了“双创”相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地方税等,减免、延缓缴纳税款124.39亿元。
创新创业平台支撑不断强化。一是加快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打造“双创”全流程服务体系。2020年,兰石集团能源装备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入围第三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示范名单,我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众创空间135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2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省级专业化众创空间17家;此外,我省还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二是突出试点示范带动。省发展改革委首批创建兰州市城关区、兰州新区中川园区、白银市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定西市陇西县、武威市凉州区、张掖市甘州区、天水市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其中兰州市城关区、张掖市甘州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在优化政务服务、打造双创生态、产学研融通创新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和典型经验,为打造地区双创升级版闯出了新路子。省科协推荐兰州新区、天水市成功入选“科创中国”第二批试点城市(园区),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省人社厅先后确定临洮县、静宁县等29个县区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下达补助资金5000万元,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积极推进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省工信厅通过不断加强基地认定和考核管理工作,培育了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运营管理规范、带动效应突出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进一步营造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五年来,争取创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7家,全省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达到35家,共有从业人数744人,带动就业15600人,拥有创业孵化场所面积927138平方米,入孵企业数量1850户,累计出孵企业371户。四是加快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步伐,省人社厅为创业群体提供场地支持、创业指导、事务代办、费用减免等一站式“创业服务”,持续优化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制度,落实专项资金补助,规范和促进孵化基地高标准建设。五年来,累计投入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1.7亿元,建成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88家,其中人社部认定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家。目前共有省级孵化基地(园区)138家,充分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财政金融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一是积极筹措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谋划争取国家示范试点项目。五年来,全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累计达到139.1亿元,年均增长9.9%;下达中央和省级就业补助资金82.6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05%,先后共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8.5亿元用于国家示范试点项目,共计安排2.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二是省金融监管局制定出台《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创新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双创工作发展。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2015年末的2923.79亿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5082.91亿元,新增2159.12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量的25.61%,年均增速约11.69%。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创新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2015年至2020年期间,全省新增上市企业7家,3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520家企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2021年6月29日,甘肃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正式开板,这是扶持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
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序推进。一是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持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等质量工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评选工作,引导高校转变思想观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五年来,省教育厅组织评选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274项、遴选的763个优质项目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部予以立项。二是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省人社厅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市场准入、税费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和创业园建设等方面提出扶持措施,全方位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三是抓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自2018年10月组建以来,强化政策创制,着力实施“四化四力”措施,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取得新成效。目前已累计帮助2200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创业创新,促进2.4万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充分就业。今年,省人社、税务等部门再次加大对退役军人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分别为78名复员转业军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36万元,为2440家军创企业和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减免税4287万元。
创新创业有效助力“抗疫”。一是加大疫情防控金融支持。省金融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甘肃省金融支持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疫情受困的中小微企业,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费率,全力降低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二是扶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省工信厅制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2020年,下拨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3050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孵化基地、入孵初创企业、高校毕业生初始创业项目、返乡人员创业项目等落实补助;同时,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行动”,向全省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上云、免费提速、免费享应用”服务,当年有19931家中小企业实现免费上云。三是积极稳定市场主体存量。疫情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对受疫情影响尚未生产经营的企业,暂缓纳入清理吊销名单;放宽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对一时无法取得联系,且不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企业,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指导完善相关手续,恢复生产经营能力,防止市场主体数量大幅下降,稳定市场主体存量。四是人行兰州中支、省人社厅等13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陇原金融稳企纾困行动计划,督促指导全省各地、各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用足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复工复产、创业就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
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加大创新创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双创”赛事与主题活动,打造成果展示平台,促进创业项目与资本对接,引导、集聚政府和市场资源助力创新创业,强化创新创业宣传效果,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双创”热情,加快新动能培育,促进转型升级。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从2016年以来,我省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甘肃省分会场活动。该活动既是全方位展示我省“双创”成果的一次盛宴,更是打造草根和精英共创、企业和社会联动、政府和市场对接的重要平台。五年双创活动周,我省已累计举办成果展示、主题论坛、项目路演、群众竞赛、专题讲座等各类活动近300场,吸引线下逾15万人(次)积极参与,线上关注人数更是高达百万以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加速器,培育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孵化器,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助推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9月27日徽县:多举措出实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 2021年09月27日又一家省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在兰州揭牌
- 2021年09月27日期待!扬帆!我省筹备成立首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
- 2021年09月27日“甘·肃”双城招聘会 就业创业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