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产经动态

通渭:有序推进川河经济带建设

 2022/05/11/ 10:09 来源:新甘肃

  通渭县义岗川镇设施蔬菜大棚里,西瓜苗长势良好。图片均由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刘祥龙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刘祥龙 

  初夏时节,在通渭县义岗川镇文化村村民齐守斌的蔬菜种植大棚内,嫩绿的幼苗长势良好,生机盎然。“6个蔬菜大棚就建在家门口,非常方便,棚里面种的是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产量高的时候,一个大棚就能收入一万多元,现在日子真是越过越好。”齐守斌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义岗川镇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盘活闲散土地资源的优势,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设施蔬菜、马铃薯种植、黄芪产业为突破口。

  “合作社在义岗川镇高河村流转土地1658亩,其中1100亩用于种植黄芪,剩下的558亩种植‘陇七’马铃薯。通过黄芪、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积极吸纳当地农户就近务工等方式,带动周边52户农户户均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通渭县永林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永林说。

  义岗川镇党委副书记杨强介绍,义岗川镇在明星、东南、文化村新建塑钢设施大棚906座,发展设施西瓜和蔬菜种植430亩,露天高原夏菜种植300亩,拓宽农户创收增收渠道,初步探索出了设施蔬菜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义岗川镇在明星、东南、文化村新建塑钢设施大棚906座。

  今年以来,通渭县立足全县地域特色、区域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牛谷河绿色经济带和平襄碧玉至鸡川通道经济带建设,同步发展襄南李店至常河经济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片带。

  全县安排资金1069.5万元,实施川河经济带无公害蔬菜种植项目,在平襄、义岗、寺子等五个乡镇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搭建塑料大棚,发展露天高原夏菜和大棚蔬菜生产,着力构建“一条小流域、一片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生态廊”的发展新格局,确保川河经济总量实现质的提升。

  寺子川乡寺子村自然条件较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河川地面积较大,非常适合瓜果蔬菜种植。今年4月,寺子川乡通过产业招商,引进了甘肃众羽田园果品有限公司,在寺子村实施设施农业(无籽西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目前,1500个塑钢大棚正在有序搭建中。

  “我们种植的西瓜品种是无籽美都,这里早晚温差大,西瓜甜度比较高、口感比较脆,很受市场欢迎,一亩能产七八千斤。” 种植户唐志永说。

  寺子川乡寺子村驻村组长魏军强介绍,该设施农业项目流转了220户农户600亩土地,土地流转期限为5年,一亩土地流转费用为每年700元。

  “通过土地流转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更增加了农户收入。”魏军强说,目前正在组织200多名农户搭建温棚,苗木现在已经培育发芽,再过半个月进行移植,大概8月份成熟采摘。

寺子村设施农业(无籽西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点,农户正在搭建大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