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综合专区  >  信息资讯

根植一粒种 守好中国粮——中国光大银行服务粮食安全、助力种业振兴纪实

 2022/10/13/ 11:35 来源:每日甘肃网

  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事关粮食安全、国家安全。光大银行心怀“国之大者”,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服务粮食安全、助力种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依托“阳光兴农”金融服务包,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不断丰富“阳光金种贷”“阳光金仓贷”“阳光金粮贷”等涉农金融服务,奋力扛起推进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光大担当”。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光大银行发放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85亿元,种业贷款余额20亿元。

  “阳光金种贷”:守护种子芯片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金融在助力种业振兴行动中责无旁贷。面向农作物种源、畜禽种源等种业企业,光大银行精心设计推出了“阳光金种贷”特色产品,聚焦“保、育、繁、推、管”全产业链,满足种业企业在种子基地建设、种业技术创新、供应链建设等方面所需的融资服务。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不仅是湖北省最大的农作物种子种植和销售企业,也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企业已形成完善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光大银行武汉分行持续跟进企业发展和需求,了解到企业为加强科研育种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后,迅速开展行动,为企业批复信用贷款额度2000万元。企业可根据其育苗、销售、回购等环节的资金周转需要,在授信有效期和额度范围内循环使用资金。目前企业已提款1000万元,在育种创新攻关项目上得到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种子产业基地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

  作为农业农村部批准的育繁一体化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山东某种业有限公司在发展中也得到了光大银行的金融助力。在企业采购麦种的重要时点,光大银行青岛分行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专门制定了综合化授信方案,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及时为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乡村振兴普惠信用贷款,帮助企业打通了生产经营关键环节。

  “阳光金仓贷”:力保颗粒归仓

  一粒种,一颗粮,从田间到餐桌,“产购储加销”环环相扣。因此,在粮食贸易领域,保通保畅、稳链固链十分重要。农业产业链季节性、周期性和重资金的行业特点,使得农业供应链金融市场需求和潜力巨大。光大银行以定制化为服务的出发点,以标准化为业务的落脚点,创新开发“阳光金仓贷”产品,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着力解决粮食贸易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据悉,2017年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合作,推出了服务于粮食生产、流通企业政策粮拍卖的线上化融资产品“阳光e粮贷”,后又在此基础上,拓宽业务领域,推出针对贸易粮融资需求的“阳光金仓贷”。在科技赋能下,“阳光金仓贷”通过与中化现代农业系统直连,实现了仓单线上流转,进一步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改进了客户体验。截至2022年9月末,光大银行北京分行“阳光金仓贷”已累计放款2.69亿元,为27家粮食企业提供了信贷资金支持。

  目前,光大银行“阳光金仓贷”依托国内大型粮食运营平台和农业核心企业,通过“仓单质押+回购”方式,对众多小微涉农涉粮企业夏粮秋粮收储的季节性资金需求实现了精准滴灌、直达快享。

  “阳光金粮贷”:服务粮食安全

  大家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光大银行针对粮食购销、流通、加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求发放的“阳光金粮贷”,在守稳大国粮仓、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依托河南产粮大省的区位优势,光大银行郑州分行联合担保公司、核心企业共同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重点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该行紧盯粮食产业链条,通过“阳光金粮贷”,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区域内粮食产业的相关主体上,以优质仓储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一大批粮油购销企业。同时,该行采取“政企互补”的全新模式来丰富粮食储备主体,积极推进区域内粮食储备体制的发展革新,协同高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政策落地。截至2022年9月末,光大银行郑州分行“阳光金粮贷”产品已实现信贷投放2.04亿元,为“中原粮仓”建设贡献了金融力量。

  下一步,光大银行将加大“阳光兴农”力度,聚焦粮食安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加快信贷产品创新,用差异化、多元化、模式化的金融服务,为粮农产业输血供氧,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