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柳林镇:小猪崽“拱”开致富门
陇南日报记者 杨建芳
走进徽县意合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三排标准化猪舍,致富能人苏德军正忙着粉碎玉米、拌和饲料、检查猪舍。
为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柳林镇鼓励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产业,通过政府小额贷款和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的支持,提高农户养殖生猪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培育生猪养殖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小户和新户发展生猪养殖产业。
苏德军告诉记者:“合作社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3栋圈舍,一年能出栏肥猪2000多头,现在圈内有1000多头生猪,能够出栏的有100多头,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赚到10万元没啥问题。”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产业发展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柳林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养殖业“1121”工程,通过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以“小群体、大规模”的方式,走“大户带小户,小户促新户”共同发展的产业乡村振兴路子。
“过去我们也是养猪,但规模小。现在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资200万元扩大了猪场设施,目前已经养了1000多头生猪。今后我将再引进一些新的优良品种,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柳林村养殖大户李玉西说。
柳林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农业产业集群聚集效果,以生猪养殖优势资源为基础,鼓励和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形成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规模较好、助农增收强的生产经营群体,打响生猪养殖品牌效应,更好地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27日【图片新闻】徽县江洛镇龙头新村村民挂晒丰收的高山玉米
- 2023年09月25日徽县嘉陵镇:金秋喜丰收 遍地玉米黄
- 2023年09月18日徽县泥阳镇:秋种好时节 田间种蒜忙
- 2023年09月13日徽县永宁镇:标准化种植带来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