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产经动态

【招商引资在陇原】兰州市红古区:变废为宝 招商引资再现愚公精神

 2024/03/18/ 10:1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董文俊 尤作杰

【招商引资在陇原】

红古区:变废为宝 招商引资再现愚公精神

  董文俊 尤作杰

  古有愚公移山变通途,今有荒山变宝建园区。一座荒山野岭、一个铝厂固废“大修渣”,两废融合竟变成了宝。

  3月8日,红古区商务局项目负责团队又一次进入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对接“甘肃工企危服新能源碳酸锂项目”二期工程,给辖区招商引资项目企业送来“温暖”。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主动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这样的对接服务不知道已有多少次了。

  “红古区紧盯重点项目建设,配备代办专员,提供‘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个性化帮办代办服务,破解项目落地难题,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打造有温度、有态度、有速度的营商环境,让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红古区商务局局长苗成伟说。红古区不断优化提升招商引资环境,以服务企业项目专员为前哨,局领导协调为纽带,区领导包抓为中枢,全面构建网格化为企服务体系,及时帮助企业化解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取得了明显实效。

  近年来,红古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和兰州市强省会大会精神,实施“强工业推动强县域,强县域支撑强省会”发展路径,统筹推动“煤、铝、碳素、玻璃”等传统主导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聚力实施新能源碳酸锂等26个提质延链项目,打造有色冶金百亿级产业链和煤基循环、高端碳素2个50亿级产业链,工业产值达到220亿元,在招商强区赛道上跑出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红古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分布较广,有“八宝川”“冶金谷”之美誉,是我省重要的煤炭和电解铝生产基地、全国主要的炭素生产基地。红古区平安镇麦洞沟,从曾经一座荒无人烟的大山,现在华丽变身为红古区招商项目引进的主阵地。占地24.94平方公里的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成为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兰州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兰州市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该园区以“热电联产、铝电联营”为核心,形成“电解铝、铝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网,致力于建立有色冶金、城市矿产、废纸回收加工利用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打造西北一流的循环经济铝加工产业基地。

  削高山、挖土方、修三通,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园区。为使园区顺利建设并能实现有效招商,红古区倾斜财政资金劈山修路,从山顶园区到山下公路新修了一条5公里的柏油路,展现了当代招商人的愚公精神,真正打通了招商“最后一公里”。

  走在园区硬化的水泥道路上,远处挖土机的声音“隆隆”作响,不绝于耳。

  进入甘肃工企危服新能源碳酸锂项目建设地,一期建成的厂房装满从周边铝厂收购而来的固废“大修渣”。待二期建成后将应用新技术提炼并处理这些“大修渣”。甘肃工企危服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杰介绍:“大修渣是一个高强度的污染物。存储不当,将会严重污染环境。”红古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于2021年在第二十七届兰洽会上引进浙江工企环保集团,并成立了甘肃工企危服环保有限公司,负责新能源碳酸锂项目实施。浙江工企环保集团是一家从事资源再生、危险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土壤和生态修复的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

  甘肃工企危服新能源碳酸锂项目,将红古区平安镇岗子村、河湾村和仁和村未利用的山野荒地开发建厂开园,占地面积约856亩,计划投资25亿元,目前是二期工程施工阶段。一期300亩资源循环利用及无害化处置项目已完工,安全填埋场为山谷型柔性结构设计,总库容200万立方米。2023年8月,二期556亩新能源碳酸锂处理建设项目开工。现基坑开挖和部分厂房的主体施工接近尾声。建成后危废处置年处理能力将达100万吨。钟杰说:“红古区修筑上山道路、建设供电供水系统、办理征地手续等政策支持。商务局积极主动协调有关主管部门帮助我们企业办理手续,事无巨细地服务园区企业所需,促进企业快速落户。”

  未来,红古区将以“产业强区、工业立区、项目兴区”为主攻方向,加强资本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坚持园区带动、攻坚新型工业,推动有色冶金、煤基循环等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连点成线、聚链成群,用愚公精神构筑招商“高地”引资“洼地”,打造更加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新红古。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