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县域经济

张家川县:“牛产业”走出“牛”路子

 2024/06/20/ 10:06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王琴 马仓仓

张家川县

“牛产业”走出“牛”路子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琴 马仓仓

  畜牧产业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张家川县持续把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围绕“4+2”产业体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扶持肉牛养殖企业,并依托肉牛产业发展饲料玉米种植,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链式发展的“牛”路子。

  位于张家川县马关镇黄花村的张家川县大发展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牲畜(牛)繁殖和饲料玉米种植为一体的龙头企业。6月17日,记者来到合作社时,只见一排排标准化圈舍内,上百头黄白相间的肉牛毛色锃亮、膘肥体壮,或悠闲地享用饲料,或懒散地卧地反刍,或舒适地站在牛体刷旁刷毛挠痒。合作社负责人李旭升正来回巡视,查看圈内肉牛长势并添加饲料。

  “我们繁殖的品种主要以西门塔尔为主,现在存栏有416头,今年牛犊的繁殖量预计能达到270头左右,预计产值能达300多万元。目前合作社正在进行品种优化改良,计划将基础母牛发展到500头,产值将达到600万元。”谈起合作社肉牛的养殖现状及发展规划,李旭升目标清晰、信心满满。

  他的信心不仅源于对自己多年养殖经验技术的信任,也源于政府对规模养殖和饲料玉米种植持续有力的政策补贴。为了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张家川县着力培育养殖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饲草种植基地,加强规模养殖和饲料玉米种植政策补贴力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激发养殖大户积极性。

  在合作社饲草储存区,成捆的饲草整齐码放,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工作人员用铲车将满地的玉米秸秆压碎后,铲入一旁的粉碎机。“今年我们种了1600亩的饲草玉米,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政府除了对产犊基础母牛每头补贴1000元外,还有每亩200元的饲料玉米种植补贴和每吨50元的青贮饲草补贴,这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李旭升说。

  近年来,张家川县按照产业化育龙头、规模化建基地、标准化提质量、体系化延链条、市场化拓渠道、品牌化增效益的要求,成功创建了省级现代肉牛产业园,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种养一体循环发展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目前,全县有畜牧龙头企业8家,规模养殖场344家,牛存栏15万头,羊存栏19.7万只,一产增加值达4.51亿元。种植饲料玉米10万亩,其中万亩种植乡镇3个。

  张家川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高级畜牧师莎凤琴说:“我们将继续围绕‘4+2’产业体系,在畜牧养殖和现代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力争实现‘三确保、三提升、一突破’目标,即确保牛羊增量提质、确保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畜禽饲养总量明显提升、养殖产业占比明显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力争今年底,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26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加工草产品6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