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纱线编织致富路

临夏融媒记者 赵淑娴 通讯员 马利军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东乡县达板产业园,在东乡汇创线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交织成产业交响曲,智能化设备吞吐着雪白纱线,员工在各自岗位上精准作业,一桶桶缝纫线历经标准的9道工序后包装完成……这家落户达板镇投产仅半年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正以月产300吨缝纫线的“加速度”,在县域经济版图上勾勒出外向型制造新坐标。
在园区的现代化厂房内,全自动生产线将传统纺织工序转化为精准的工业流程。从原料投放到成品包装,9道工序环环相扣:智能开松机将原料均匀分解,气流输送系统将纤维送入清梳联设备,经过3道并条工序的精细梳理,粗纱机将纤维牵伸加捻成粗纱,细纱工序完成最终定型,络筒机将纱线整理成标准筒子,自动包装线完成最后封装。“每道工序都配备监测系统,生产数据实时监测。”厂区负责人杨敬超说。
作为东乡县重点引进项目,这家专业生产纯涤纶缝纫坯线的企业,自2024年10月投产以来持续释放产能。杨敬超说:“产品行销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及东南亚,部分远销欧美,深受客户欢迎,经济效益良好,全年产值预计达9000万元。”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企业在自动化赛道的持续投入,是国内国际先进的制造装备构建起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生产体系。
生产线的轰鸣声里跃动着乡村振兴的脉搏。100多名当地员工经过系统培训,成为现代产业工人。
达板镇陈家村的马红娟从家庭主妇蜕变为纺纱班长,见证着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现在每月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据介绍,该公司企业员工技能培训覆盖率100%,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
午后,智能化生产线仍高速运转,雪白纱线如瀑流般倾泻而下。质检区里,工人正对即将发往江浙地区的成品进行最后抽检,包装袋上的货物编码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些直径不足1毫米的涤纶线,既是流水线上的工业血脉,也是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纽带,编织着县域经济融入“双循环”的新图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27日【强信心 看发展·招商引资拼落地】“政府的支持是我们做好企业的最大动力”——东乡县五家乡设施农业高原夏菜示范基地生产见闻
- 2025年05月27日东乡县发放三万株蔬菜苗激活庭院经济
- 2025年05月15日东乡县“电商+美食”数字化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2024年12月30日东乡县劳务输转创收26.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