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认真贯彻落实监管机构要求,在不断加强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积极开展金融教育,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维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八大权利,通过开展系列金融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保护消费者权益。
2025年,新华保险甘肃分公司将聚焦保险消费,服务全流程环节的各个场景,精心编写消费风险提示案例,定期发布“以案说险在身边”消费风险提示,提示广大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远离非法“代理维权”、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帮助消费者不断提升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欢迎广大消费者持续关注。
案例简介
2023年,消费者李女士接到某“代理退保”机构电话,对方声称可帮其全额退回某长期健康险保费,仅需支付退保金额20%作为服务费,并要求李女士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核心信息,签署《委托代理协议》。
机构随后指导李女士向保险公司捏造“销售误导”“未明确告知免责条款”等虚假理由投诉,甚至教其伪造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作为“证据”。最终,李女士虽退回部分保费,但不仅支付了高额服务费,还因退保失去健康保障。后续李女士想重新投保,却因年龄增长、健康状况变化被多家保险公司拒保,且此前伪造证据的行为已被保险公司记录,影响后续保险业务办理。
案例分析
1.非法代理退保的运作逻辑:此类机构通常以“全额退保”“专业维权”为噱头,通过电话、网络广告等方式精准定位有退保意愿的消费者,以“低投入、高回报”诱导其委托,本质是利用虚假投诉、伪造证据等手段胁迫保险公司退保,从中赚取高额服务费。
2.消费者面临的多重风险:
保障中断风险:退保后消费者失去原有疾病、意外等保障,若期间发生保险事故,需自行承担全部费用。
经济损失风险:除支付高额服务费外,长期保单提前退保会产生现金价值损失,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已交保费。
3.保险公司的应对困境:面对大量虚假投诉,保险公司需投入人力、时间核查,不仅增加运营成本,还可能因“息事宁人”的心态被迫退保,扰乱正常保险服务秩序。
风险提示
一是警惕“全额退保”噱头:正规保险退保需按合同约定计算现金价值,不存在“全额退保”的捷径。凡是声称“无需审核、保证全额退保”的机构或个人,均为非法代理退保,务必直接拒绝。
二是拒绝提供核心信息:切勿向陌生机构或个人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保单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避免被冒用身份办理退保、贷款等业务,造成财产损失。
三是通过正规渠道处理退保:若确有退保需求,需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或咨询专业保险代理人,充分了解退保后果后再做决定。
四是留存证据及时维权:若不慎接触非法代理退保机构,可保留对方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委托代理协议》等证据,及时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2日新华保险关于新市民理性投资的风险提示
- 2025年09月12日理赔案例|44万理赔只是开始:三代人加保530万,新华保险助力家族财富传承
- 2025年08月29日三大服务名片!新华保险焕新升级集中作业品质服务
- 2025年08月29日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 新华保险投资端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