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消费维权

超前消费:“消费自由”还是“甜蜜陷阱”

 2019/02/28/ 10:1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薛巍敏

  透支消费怎会成“脱缰野马”?

  许多年轻人父母那一辈都养成了储蓄的习惯,而为什么到了子女反倒开始提前透支自己的“明天”?

  “刚参加工作,实习工资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但在兰州我还要租房、买生活用品,还有同事朋友间的人情往来,也并不好意思总问父母张口要钱。”来自定西的李甜将超前消费看作自己目前能保障生活和交际的“法宝”,囊中羞涩的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快融入新的城市和朋友圈。

  同时,一些年轻人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观念促使与收入不匹配的透支消费成为唯一途径。“以前上学我们都听过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我可不想攒一辈子积蓄没享受到的生活。”很多年轻人和王一帆的想法一样,趁着年轻先享受“青春红利”。

  而当下与许多借贷软件正是利用了年轻人这种消费心理,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各种广告口号层出不穷,布下越来越多的甜蜜陷阱。

  在许多年轻人玩的某知名短视频软件上,借贷软件的广告成为高频率出现的小视频。

  “我信用分550,可以借4万元,还30天免息。”在这款短视频软件推送的广告中,一年轻男孩挥舞手机向身边的朋友炫耀,此时另外一个年轻女孩子看到自己更高的借款额度更是兴奋地跳了起来,并邀请同行的朋友一起试试。

  记者下载这类软件后发现,基本只需身份证和手机号即可提交贷款申请,最高贷款20万元,有的甚至1分钟就能完成申请,最快3分钟到账。

  这种看似便捷的借款途径往往都隐藏着高利息,让体会“消费甜蜜”的年轻人迅速尝到还款的“苦涩”。

  社会呼唤理性消费

  不可否认,超前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之一,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不进行健康引导,所产生的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一些网络借贷机构或平台,往往通过给目标年轻群体高频率、高密度宣传,来达到盈利目的。”长期关注金融领域案件的蒋英律师指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网贷平台的宣传至少不应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夸大或者片面宣传投资理财产品,或是引用不真实、不准确或未经核实的数据和资料,“最快到账”“低息”等字眼涉嫌违规。

  同时,他也认为,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这些看似法律的“灰色地带”,不仅助长了畸形的超前消费,往往还伴随着高利贷等容易引发社会问题的违法行为。

  “如果一些商人只顾追逐挖掘年轻人的‘冲动消费’欲望,就会诱导公众形成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并最终导致一些青年人陷入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追逐,导致诸如‘套路贷’问题出现,伤害个人信誉,造成许多严重后果。”蒋英告诉记者,在他接触的有关案件中,借贷方往往千方百计引导青年人进行冲动消费,对逾期可能造成的后果则只字不提。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社会应该给青年群体创造更多消费升级的条件,并通过教育、告知的方式,讲清楚超前消费的类型、边界以及过度消费可能产生的后果,让大家能够在满足生存、服务发展和合理享受之间找到个人消费体验上的一种理性平衡。

  “许多信用卡、借贷平台的广告往往鼓吹他们对于‘莫欺少年穷’的温情,可实际上在它的背后只是赤裸裸且冰冷的商业利益罢了。”蒋英希望无论什么时代,年轻人都不应该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