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财经  >  综合专区  >  保险动态

新华保险:警惕非法金融活动的“数字化”伪装

 2025/07/02/ 15:45 来源:每日甘肃网

  为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部署,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新华保险将于6月全面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通过加强涉非风险提示、典型案例警示、防非技巧展示等方式,持续扩大“防非”声量,再掀“防非”宣传高潮。

  活动期间,新华保险将重点聚焦案件高发领域,解析非法金融活动套路话术,以及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模式手段等,加强风险预警提示。

  警惕非法金融活动的“数字化”伪装

  一、警惕科技概念滥用

  随着科技与金融加速融合,不法分子盯上“保险+科技”场景,利用新技术概念实施非法金融活动。例如:

  虚拟币保险骗局:某团伙宣称推出“区块链健康险”,要求投保人用虚拟货币支付保费,承诺“数字资产增值+健康保障”双重收益,实则通过操纵虚假交易平台吸纳资金,最终导致数百名投资者损失超千万元。

  元宇宙养老社区陷阱:不法分子打造“虚拟养老社区”,包装“NFT保单”“元宇宙护理服务”等概念,以“提前占位享终身收益”为噱头,诱导老年人投资“数字藏品”形式的非法金融产品。

  二、“数字化”伪装下非法金融活动的三大特征

  1.技术包装隐蔽化:

  用“去中心化”“智能合约”等专业术语掩盖非法集资本质,宣称“技术创新突破监管限制”,通过非上架APP、海外服务器搭建的虚假平台开展交易,资金流向难以追溯。

  2.传播渠道社交化:

  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群组发布“科技大佬站台”“用户收益截图”等洗脑内容,通过“熟人裂变”快速扩散;组织“元宇宙投资峰会”“区块链保险论坛”等线上活动,伪造行业权威背书。

  3.目标群体精准化:

  针对年轻投资者关注“科技风口”的心理,以“低门槛参与前沿技术”为诱饵;对老年群体则结合“智能养老”概念,将非法产品包装成“政府支持的科技惠民项目”。

  三、数字化时代做好“三问三验”

  1.问资质:确认平台是否具备保险经营许可证,拒绝通过非官方渠道(如个人微信、境外网站)购买“科技概念”保险产品;

  2.问原理:要求销售人员用通俗语言解释技术应用与保险产品的实际关联,警惕“听不懂、说不清”的模糊表述;

  3.问风险:明确“科技赋能”是否影响保险保障范围、收益计算方式,拒绝“技术兜底保本”等违规承诺;

  4.验平台: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查询销售平台资质,避免下载使用未备案的金融科技APP;

  5.验数据:对“高收益案例”“用户增长数据”等保持怀疑,可要求查看第三方审计报告或公开可查的交易记录;

  6.验场景:核实“科技应用场景”是否真实存在,例如“元宇宙养老社区”是否具备线下实体服务支撑。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